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022-03-17 10:58:49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

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全民“美育课堂”,加快制定博物馆法,让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提升三星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推动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在香港建立抗战历史纪念馆,建立抗战十四年历史纪念馆……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文博领域,热议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全国政协常委吴为山: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全民“美育课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带来了《关于以美培根铸魂 加强全民美育的提案》《关于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强全民美育,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全民“美育课堂”。

吴为山认为,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美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内在涵养,以德铸美,以美铸品,就必须加强全民美育。

在学校教育方面,吴为山建议,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统筹社会资源,构建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联动机制,使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设立校园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以及不同门类的艺术工作坊等专门的美育场所。鼓励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制定不同年级的培养计划,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领域,有机增加课时,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展)”,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吴为山还建议,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同时,为各门类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传授技艺提供条件,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门类。通过高水平接地气的设计,改善城市、社区、村镇、学校的公共环境,为社会注入美、增情趣。(中国旅游报记者 李凤)

“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要打通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的‘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要放眼世界,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多元之美,深刻领悟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吴为山说。

全国政协委员王春法:加快制定博物馆法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建议,加快制定博物馆法,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春法表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博物馆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博物馆总量达到5700余座,年参观人数超过10亿人次。但随着考古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的博物馆形态的出现,博物馆既有法规在应对考古发掘品配置、博物馆之间藏品交流、文物鉴定和市场交易、智慧博物馆建设、数字化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呈现诸多不足,需要通过立法给予制度支撑。(中国旅游报见习记者 赵腾泽 记者 崔哲)

王春法建议,针对当前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的客观实际,应尽快将博物馆立法补充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由相关专委会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立法调研,启动立法程序;征求不同类型博物馆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行业及社会共识,邀请或委托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机构、教学科研单位或社会组织,研究起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博物馆法草案;明确突出重点、分类管理、规范有序、强化导向原则,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使命职责纳入法制框架,把文物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开来,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有效破解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藏品权属不清、馆际交流不畅、文物活化难等改革难题,切实保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让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分享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经验和思考。

马萧林表示,近年来,从《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的火爆,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这促使我们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使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马萧林认为,这些案例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比如,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让两者碰撞出火花,使大家能够感受到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马萧林还表示,创新表达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文物中获得了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瞬间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在马萧林看来,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也至关重要。“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围观。”(中国旅游报记者 崔哲)

马萧林还介绍,去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连续推出,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了“老家河南”的文化魅力。如今,河南正借文旅融合的东风,用活用好丰厚的文物资源,倾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让更多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生动再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幻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提升三星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水平

“三星堆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系列考古成果举世瞩目,以其独特魅力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文化标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建议,提升三星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水平。(中国旅游报记者 李凤)

何天谷表示,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星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场馆建设、配套设施、考古发掘、学术研究、数字体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为进一步提升三星堆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支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强化展示利用功能。构建集文物展馆、数字体验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研学中心、文创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于一体的博物馆群落,统筹推进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二是提升全省考古装备水平,推动对三星堆文化遗址重要遗存的重点发掘。以考古高科技集成应用设施设备配置、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三星堆文化遗址考古科研、考古标本管理和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能力水平。三是支持构建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平台,深化学术研究与交流。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三星堆考古成果整理、历史研究和价值阐释,推出一批高水平集成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古蜀文明国际学术影响力。四是支持三星堆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工作指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标准,支持并推动四川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力争申遗工作早日取得重大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加快推动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从目前看,我们对黄河文化的系统性研究较为薄弱,对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发展历程的探究不足,对黄河所承载的丰厚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时代价值保护、挖掘和阐释不够,对黄河核心遗产和文化标识梳理不细。”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要在深入挖掘、阐释和展示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上多下功夫,加快推动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

针对深入挖掘阐释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连玉明建议从3个维度着手。一是从时间上溯源。黄河文化历经数千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中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一直到夏商周时代,谱系连贯、一脉相承,要对黄河文化的持续性进行系统梳理。二是从区域上深挖。黄河文化包括上游的河湟文化、陇右文化、河套文化,中游的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下游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要对黄河文化的包容性进行深入挖掘。三是从属性上阐释。黄河文化包括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丝路文化、海洋文化,其中农耕文化最为灿烂,要对黄河文化的开放性进行整体阐释。

连玉明建议,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从五方面系统构建黄河文化资源展示体系。一是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其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整体性保护、系统性展示、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性利用。二是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快推进黄河流域“考古中国”等重大研究项目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面系统阐释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典型特征和突出地位。三是建立黄河流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推进历史遗产活化利用,塑造城乡特色风貌。四是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五是积极开展黄河学研究,加快构建黄河学研究体系。

连玉明认为,在深入挖掘阐释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构建黄河文化资源展示体系的基础上,应加快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

“目前,黄河流域九省区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45家,但缺少全面系统展示黄河文明的国家级博物馆。”连玉明表示,目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河南省郑州市成立了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工作专班,围绕博物馆功能定位、选址、建设规模、展陈框架等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在他看来,应进一步明确黄河国家博物馆浓缩黄河文明精华、揭示黄河自然变迁、展示人民治黄巨大成就、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功能定位,将之作为能够反映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国家级重点专题博物馆进行规划建设,并积极争取将其纳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从更高层面进行统筹推进。(中国旅游报记者 崔哲)

连玉明还建议,要更好地发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作用,构建区域性博物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博物馆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系统全面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灿烂成就,以及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在香港建立抗战历史纪念馆

 

全国政协委员迟子建:建立抗战十四年历史纪念馆

 

创新引领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

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应以创新为引领,从文化创意、数字化发展、生活化和时尚化利用为切入点,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

博物馆是一地重要的文化地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和体验的重要场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国两会期间,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承担着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使命。

从春晚“只此青绿”舞蹈引发大众对故宫《千里江山图》的关注,到河南博物馆奇妙夜版的《唐宫夜宴》,再到各地博物馆大热的文创产品,创新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也让那些“养在深闺”的文物“走入寻常百姓家”,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

202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实施“博物馆+”战略、加快藏品数字化、加强科技支撑、优化传播服务等内容,为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指明了方向。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应以创新为引领,从文化创意、数字化发展、生活化和时尚化利用为切入点,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

一是以文化创意赋予博物馆文物新生命力。

以创意为博物馆文物赋能,不断丰富其存在形态,拓展其展示形式,让文物的存在形态更加立体、鲜活、动人。“只此青绿”借助艺术创作,将静态的《千里江山图》用动态的舞蹈来呈现,在打动亿万观众的同时,也丰富了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存在形态,让故宫馆藏名画焕发新活力。借助文化创意,博物馆的文化IP转变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将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品之中,充分发掘文化遗产的衍生价值,让大众在购买、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更好地感知、体味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以文化创意促进文物活化,可以最大化扩展文物的文化传播效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创意让“有距离感”的馆藏文物以更加鲜活亲民的新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不仅拉近了大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也借由这种近距离接触激发更多人对于文物及其背后历史、文化、故事的探索热情。如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让大众体验到了在家“挖文物”的乐趣,也极大地激发了购买者对于文物的求知欲。由文创商品而引发的大众文化探索精神,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是以数字技术推动博物馆文物的永续利用。

博物馆文物有其严格的保护要求,博物馆空间场地的限制,决定了多数馆藏文物无法全面向公众展示。科技的进步为博物馆文物的永续利用、全面展示提供了最佳契机。数字技术推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形成了可永续利用的数字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文物数据采集流程、系统化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故宫已采集了超过64万件院藏文物影像数据,以及故宫总面积80%的古建筑360度高清全景数据,数字技术让馆藏文物都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以数字文化资源为基础,博物馆的多业融合之路正在开启。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让众多文物资源以文化IP的形态出现,并借助产业融合,不断放大其文化传播和经济效应。“博物馆+餐饮”“博物馆+游戏”“博物馆+动漫”“博物馆+生活用品”“博物馆+美妆”“博物馆+金融”……博物馆文物的外延不断放大,其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也在同步提升。安徽地质博物馆与完美世界联合推出的“恐龙旅社”动漫、国家博物馆与欧莱雅联合推出的“千秋绝艳”系列口红、故宫博物院与网易合作的手机游戏“绘真·妙笔千山”等,均呈现出博物馆文物活化后的广阔发展空间。

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形态,让文物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为全人类所共享。数字技术让文物的跨时空展示成为可能,“云看展”“云游”“全景游”、数字互动展等成为众多博物馆的标配。数字技术为那些无法到博物馆现场参观的人群提供了了解、探知文物的渠道。

三是以亲民、生活、时尚引领文物活化利用新方向。

博物馆“活”起来,要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要让文物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将进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常态内容,让数字博物馆更加深入人心。如福州将博物馆“搬进”地铁,打造“地铁里的博物馆”,武汉的省博湖北日报地铁站将24类省博物馆藏品以浮雕壁画形式进行呈现,让博物馆文物与百姓生活无缝衔接。

博物馆“活”起来,要与百姓生活亲密接触。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文化创意等形式,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之相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引、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注意力和品鉴力,使他们由爱文物进而爱生活。(中国旅游报特约评论员吴丽云)

博物馆“活”起来,要与时尚相携并进。博物馆文物活化要与年轻人的需求相结合,以时尚、品质、品位为引领,使博物馆文化产品成为年轻人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国潮”主题、“盲盒”文化,还是品牌联名款,都是博物馆与时尚生活紧密衔接的代表,也是博物馆赢得年轻人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