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政协会议闭幕,这几位委员把旅游发展写进了“作业”

2019-03-14 18:03:08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汪洋在会上发表讲话,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3月13日上午9:3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汪洋在讲话中强调:

      我们要崇尚学习、加强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科学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我们要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程序和运行方式的完善。

      我们要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加强双向发力工作,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

      新时代的人民政协要有新时代的样子,新时代的政协委员也要有新时代的形象。

      要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全面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整体素质和履职本领,担负新的使命、成就新的光荣。

      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所有委员都要尽职尽责,用心用力。

      要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敢于担当、善于斗争、永不停步、永不懈怠,始终心系国事、情牵民生,当好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写好每年的“委员作业”,答好时代给出的考卷,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绚丽风采,书写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

 

全国政协委员杨安娣:挖掘东北旅游资源 建设冰雪丝绸之路

 

      在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旅游业应发挥什么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和冰雪经济发展的叠加效应,以冰雪经济为主要发展新动能,推进冰雪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充满机遇的发展空间。

      杨安娣表示,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和国家冰雪发展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逐步找到了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势领域。如果说冬奥会搭建了我国冰雪国际交往的赛事通道,那么推进冰雪丝绸之路建设则可以搭建全方位、持续性的特色发展平台和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冰雪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在东北地区的再挖掘、再实践,具有深远的战略创新和实践探索价值。

      杨安娣提出,吉林省在冰雪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一是吉林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冰雪丝绸之路上的中心区域,有着深厚的冰雪文化支撑。二是冰雪资源丰富,吉林省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和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三是产业基础坚实。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西冰东雪的产业格局,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和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两个产业集聚区效应显现,东部冰雪体验之旅、西部渔猎文化之旅、南部康体养生之旅日臻成熟,“雪文章”已深植于吉林的经济和文化基因。四是发展潜力巨大,从未来冰雪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中国能够承接2022北京后奥运效应的区域在东北。

      为推进冰雪丝绸之路建设,杨安娣建议,第一,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创新与顶层设计,设立冰雪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加强系统研究,理清冰雪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组织编制《冰雪丝绸之路发展纲要》,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进特色发展;进一步探索、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冬季应用,形成新的国际开放合作平台与通道。第二,率先建设冰雪文化旅游与体育交流平台,设立冰雪丝绸之路国际(冬季)论坛,作为“一带一路”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率先建设冰雪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示范区、核心区;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空间,使冰雪经济与国际交往成为开放合作的前沿领域。第三,建设世界冰雪经济第三极与黄金经济带,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高地,引领国内冰雪产业发展;科学利用好冰雪资源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多央娜姆:瞄准世界级目的地 成都乡村旅游要出一批精品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打造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成都正紧紧抓住“六个着力”,即着力精品项目、着力产业融合、着力综合治理、着力设施配套,着力服务提升、着力整合营销。推动成都乡村旅游特色化、文创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将成都打造成为“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的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

      多央娜姆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成都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由简单粗放向精细品质转变、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多央娜姆介绍,在精品项目方面,成都市将加快推进一批具有产业特色、人文气息、美丽风景的精品项目建设。推出一批建筑生态化、管理专业化、住宿特色化、服务国际化的精品民宿和特色文化酒店。创建一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林盘景区。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风格迥异的旅游特色小镇。在产业融合方面,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创、体育、康养、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外延,打造一批以运动休闲、文化创意、度假康养等为主题的“新旅游·潮成都”旅游目的地。在综合治理方面,将推广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保护乡村肌理,打造“一村一景”,营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规范有序、服务优良、文明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在设施配套方面,成都将规划建设“西控”区域旅游轨道交通体系,实施乡村旅游通达工程,形成“快速通达、慢行体验、无缝接驳”的乡村综合交通体系。实施以“改厨、改厕、改餐、改客房,提升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一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设施配套水平。加快乡村智慧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在服务提升方面,成都将开展乡村旅游“两师一员”(乡村旅游规划师、乡村旅游工程师、乡村旅游技术员)工作,实施“百千万”旅游培训提升工程和“百名厨师进乡村”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推动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在整合营销方面,则通过节会营销、事件营销、媒体营销等形式,完善成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提高成都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全国政协委员安来顺:博物馆和旅游机构应携手提高服务品质

 

      “过去三四十年来,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而博物馆又常常是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践证明,实现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成功结合,其结果就是相互补充、共赢发展。

      针对近年来很多地方出现的“博物馆热”,安来顺谈到,“虽然助推‘博物馆热’的社会因素有很多,但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而‘博物馆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正在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认可,我们期待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兴奋之余,安来顺感到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让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仍保持很高的文化品质?如何让观众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博物馆体验?“除了最直观的观众数量激增,更值得关注的是,文化旅游带来的观众在年龄、认知能力上的多元化,特别是对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来说,这方面的差异尤为突出。博物馆如何在服务管理上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安来顺对此体会颇深,“就如同一个人一样,一座博物馆也有它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机构特别是娱乐机构的特质。博物馆应该是有情怀的、亲和的公共文化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无原则地泛娱乐化,博物馆承担着引导和培育高尚社会风尚的责任。同时,现在可用于娱乐项目的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博物馆当然要加大技术引进,但要符合博物馆自身的主题定位和文化要求,要找到合适的‘边界’。”

      安来顺说,“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今天,博物馆和旅游机构应携手双向发力,共同承担起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的责任。希望旅游领域的同仁们,在安排博物馆项目的时候,引导和帮助游客做好每一次博物馆体验的文化准备。例如,看展览前,尽可能与博物馆一道细心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背景、重点展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意义以及参观中的行为准则。如果即将开始一次异域文化之旅,则更需要提前帮助观众了解他们的信仰禁忌,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体育旅游还需进一步融合发展

 

      近年来,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并形成了体验参与、健身休闲、参观游览、现场观赛等多种形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还存在产品供给不足、市场主体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相关标准缺失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

      那么,如何推动体育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李颖川建议,第一,要进一步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供给。重点发展冰雪运动旅游、健身气功养生旅游等体育健身旅游新产品。支持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重点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市场化程度高的职业体育赛事和滑雪、马拉松、自行车、山地户外、武术等市场基础好的群众性体育赛事运动,促进体育赛事与旅游紧密结合,鼓励设计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第二,要进一步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主体。扶持特色体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体育旅游经营机构。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体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培育骨干体育旅游企业。鼓励各类社会力量组建体育旅游企业。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努力培育一批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第三,要培育专业化的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加快培养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鼓励体育旅游企业与体育、旅游类院校合作建立体育旅游实习实训基地。第四,要进一步加强体育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体育旅游器材装备、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体育旅游场所等相关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以标准引领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不断夯实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冰雪旅游也日益升温。李颖川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冰雪产业正成为投资新风口。据有关专业机构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滑雪场总量达742家,室内冰雪场总量达334家。冰雪运动的普及直接促进了冰雪旅游大发展。

      李颖川同时指出,尽管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冰雪旅游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冰雪场地设施不足、冰雪运动普及不够、冰雪旅游赛事活动不足、冰雪人才缺乏、冰雪旅游市场有待规范等,还需要恶补短板。为此,他建议,第一,加大冰雪场地设施供给。积极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一批体现冰雪内涵、极具地域特色的滑雪场、滑冰馆、冰雪主题公园、冰雪步道、冰雪文化长廊等冰雪场地设施。第二,加大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力度。大力宣传冰雪运动,普及冰雪知识、冰雪运动健身技能,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喜爱、参与冰雪运动。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活动。第三,加大冰雪旅游赛事和活动供给。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冰雪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建立“冰雪嘉年华”“冰雪马拉松”等特色冰雪活动体系,打造一批品牌。第四,加大冰雪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好、技能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冰雪运动指导员。推动冰雪赛事策划与组织、冰雪运动设施维护管理、冰雪运动防护康复等人才培养。第五,规范冰雪旅游市场秩序。完善冰雪运动标准体系,促进冰雪器材装备、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冰雪旅游市场,提高相关服务保障。健全冰雪运动场所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冰雪运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