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度总报告

2018-12-29 17:19:24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度总报告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每年对各遗产地提交的监测年度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编写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总报告。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度总报告主要从申遗承诺履行情况、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本体保护、遗产影响因素、保护项目及相关研究、舆情监测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下阶段工作的展望和策略。

本报告全文已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6期,以下为重点内容节选。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状况继续保持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遗产的保存状态基本稳定

2017年,仅有长城-金山岭的总体格局发生变化,变化原因是为了增强旅游服务,对缓冲区的游览环境进行了改造和提升;2017年,共有52处遗产地、26项遗产的遗产要素单体的形式、材料或其他有价值的特征发生变化,占遗产地总数的48.6%。遗产要素单体变化的原因为实施本体保护工程或日常维护工程,未对遗产整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负面影响;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病害总数共有342项,涉及74处遗产地,开展严重病害监测140项,相较2016年,受到病害威胁的遗产地减少3处,病害总数减少25%,严重病害监测数量有所减少。

绝大多数申遗承诺履行正常

截至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共有申遗承诺721项,涉及47处遗产地、33项遗产。其中已完成的130项,正在履行的554项。总体来说,95%的申遗承诺处于正常履行状态,总体情况较好。

 

图 1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承诺履行情况统计

保护机构与专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

截至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设有保护机构117个、专门负责监测工作的机构51个。2017年新增1个保护管理机构(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5个监测机构(布达拉宫遗产监测中心、罗布林卡遗产监测中心、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彬县大佛寺石窟管理处监测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城村汉城监测中心)。从行政级别来看,目前我国遗产地保护机构的行政级别以处级(县级)为主,占比48%。

 

图 2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机构行政级别情况

截至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共有保护管理人员33,152人,比2016年增加5,382人。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人员中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8,024人,占比24.2%,较2016年的19%有所提高。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主办或承办各类培训共265次,涉及58处遗产地、33项遗产,共培训27,373人次 。相较2016年,增加培训次数10次。从培训规模来看,与保护管理技术相关的培训占比最高,为44.43%。

 

图 3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主办或承办各类型培训规模占比情况

保护管理经费总额呈增长态势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总数达83.24亿元,相较2016年增长近33.45亿元。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均值为7,779.31万元,相较2016年增加2,538.66万元。

 

图 4  2015-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总额及均值情况

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城(仅含八达岭、嘉峪关、山海关、金山岭)的保护管理经费约为8.34亿,占总经费的10.02%,其中丝绸之路经费总额最高。

 

图 5 2017年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城(仅含八达岭、嘉峪关、山海关、金山岭)保护管理经费总额及均值情况

 

 图 6 2017年其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分布情况

从各遗产类型的保护管理总经费来看,古建筑类遗产的保护管理经费最高,为244,566.4616万元,占总经费的29.38%。

 

图 7 2017年不同遗产类型的保护管理经费总额和均值

保护工程持续开展,展示利用工程经费投入首次超过本体保护工程

2017年,各遗产地共计开展各类保护工程518项,工程数量以本体保护和安消防类工程为主。

 

图 8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各类工程数量占比

在各类保护工程中,展示利用工程投入经费8.1亿元,占工程总经费的比例最高,同时中央财政经费投入也最高,展示利用工程经费投入首次超过本体保护工程。

 

 图 9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各类工程总经费及中央财政经费投入

从遗产类型上看,古建筑、混合遗产类遗产以本体保护经费投入为主,古遗址及古墓葬类遗产展示利用经费投入较多,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及文化景观类遗产尤为重视环境整治工作。

 

图 10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类型遗产地工程经费占比

 

图 11 2017年不同遗产类型遗产地安消防工程经费

从安消防工程的中央财政经费投入总数来看,华北、东北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较高。

 

图 12 2017年不同地区遗产地安消防工程经费

 

图 13 2015-2017年遗产地环境整治、展示利用工程经费

监测对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截止2017年,专职承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机构有51个,兼职承担监测工作的机构66个。38%的专职监测机构的人员数量占保护管理机构总人数的10%以上,即每10位保护管理人员中有1位专职监测工作人员。

 

图 14 承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机构情况

 

图 15 监测机构人员占保护管理人员比例的占比情况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投入监测工作的总经费约1.22亿元,占保护管理总经费的1.5%,相比2015年、2016年的经费情况,监测总经费呈逐渐增长趋势。

 

图 16 2015-2017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管理经费情况

 

图 17 2015-2017年持续投入监测经费的遗产地

监测对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渐加强,具体体现在:部分遗产保护管理机构通过分析本体保存状况和微环境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确定了影响遗产保存的主要因子,为后期实施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部分遗产保护管理机构通过病害监测或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跟踪监测,为保护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日常的遗产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游客监测数据对优化游客管理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遗产地旅游情况总体良好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总人数达4.35亿人次,占全国总游客量的8.7%。从2015-2017年三年数据分析来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游客量呈回升态势。

 

图 18 2015-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量均值

 

图 19 2017年游客量排名前十的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共接待境外游客人数达602.86万人次,约占境外游客总数2,916.53万人次的20%,相较2016年呈小幅增长,这表明境外游客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关注度不断在提高。

从不同遗产类型游客量均值的情况来看,文化景观类型的遗产地游客量均值最高。

 

图 20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不同遗产类型的游客量均值

 

图 21 2017年我国文化景观类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2 2017年我国古建筑类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3 2017年我国古遗址及古墓葬类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4 2017年我国石窟寺及石刻类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5 2017年我国古村落、历史城镇和中心类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6 2017年我国混合遗产游客量

 

图 27 2017年长城各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图 28 2017年大运河各遗产地游客量排名(前十)

 

图 29 2017年丝绸之路各遗产地游客量排名

2017年,通过预约方式参观的游客数量约为3,040.7万人次,占全年游客总量的7%,相较2016年增长了1.57%。共有61处遗产地、32项遗产采用了预约方式,占总遗产地的55%。其中43处遗产地为持续采用预约参观管理,17处遗产地为2017年新采用预约参观方式。

 

图30 2017年我国部分遗产地的全年游客量和预约游客量

舆情报道量总体较为稳定,较去年有所下降

2017年,涉及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舆情报道量共44万条,其中负面舆情2.3万条,占舆情总报道量的5.2%。负面舆情主要涉及遗产影响因素、遗产保护项目和相关研究、机构与能力建设以及遗产展示宣传等方面。

图 31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舆情报道量分布图

 

图32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舆情信息数量排名

 

图 33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负面舆情报道情况

 

 图 34 2017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每月重点负面舆情信息

 

 图 35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负面舆情的词云图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暴雨是影响遗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

2017年,共有20处遗产地、13项遗产遭受32次自然灾害,其中暴雨12次,占比36.36%,这表明暴雨已成为影响遗产地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此外,台风、滑坡、地震灾害对遗产地的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

 

图 36 2015-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遭受自然灾害的类型统计图

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压力仍然较大

2017年,我国共有27处遗产地、15项遗产的游客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出游客限定承载量情况,约占遗产地总数的1/4,其中8%的遗产地存在较为严重的游客超载现象。

 

图 37 2017年超出游客承载量天数的遗产地排名

建设项目增幅较大,征得文物部门同意的比例较去年小幅下降

2017年,共有50处遗产地发生涉建项目171项,约为2016年涉建项目数量的4倍,建设压力较大。其中,涉建项目征得文物部门同意的有44项,多数建设项目尚未将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纳入行政审批流程,违法违规建设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图 38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涉建项目的审批情况

部分遗产地存在缺乏保护管理规划的问题

截至2017年,有49个保护管理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审定,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涉及62处遗产地、16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仅有11项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覆盖全部遗产组成部分。

 

图 39  2017年保护管理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情况

表 1 经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保护管理规划覆盖所有组成部分的世界文化遗产

 

总体来说,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较为稳定,但在文物安全、建设控制、游客管理上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威胁。各遗产地应继续加强人员、法规方面的保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促进保护管理的科学化;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价值传播;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交流共享体系;加强遗产地主要负面影响因素的控制;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要项目。